如何打造觸動靈魂的網站設計?

Hi there,

我是 Taony。 你這週的工作、生活都好嗎?歡迎回來品嚐我的設計私房菜。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一個值得所有人認真思考的主題:

「 UIUX 設計師如何打造出觸動人們靈魂的網站設計?」

前段時間,來自知名設計工作室 Base Design 的 Mirek 分享了關於打造卓越網站的經驗。看完後很有共鳴,也得到了很多啟發。

於是我非常想透過這期的私房菜來和各位分享。

我會從我的角度,做一次完整解讀以及帶來了哪些 insights。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回去看原影片👇

首先介紹一下演講者和工作室

Mirek Nisenbaum ,現 Base Design 合夥人,出生於東歐。早期主修美術與藝術史,這為他奠定了紮實的美學基礎,在1980年代移居美國。

早期經歷讓他重視「美感」與「實用性」的平衡,並且成為他後續工作的核心。他主張設計不應只是技術執行,而是藝術與功能的融合。

Base Design 工作室服務的客戶基本上是 Apple \ Dior \ New York Times \ Facebook 等知名企業。在設計界是 Top-notch 的存在,他們的經驗非常有參考價值,這也是很想和大家分享的原因。

OK, 下面是解讀 & Insights

現如今,網頁設計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據統計,每秒約有 6 個新網站上線!可以說是爆炸式的增長中。

如此多數量的網站,普通的網頁設計非常容易被同質化。

我們作為 UIUX 設計師,應該思考如何避免成為「工具人」,避免只會普通的繪圖或者套版。這也是在 AI 時代不會被取代的關鍵!

卓越的網頁設計,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提供功能和易用性。我們需要和使用者之間建立起「情感連結」,讓使用者瀏覽網站後能夠「被打動、回味、記住」,塑造出有溫度、有靈魂的數位體驗。

網頁設計不是簡單的「讓用戶看見我們」,而是一座橋樑,連結品牌靈魂與用戶的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將品牌想表達的信息傳遞給終端使用者。

💡 要想打造卓越的網站體驗,我總結了三大原則 + 四大元素

三大原則是

  1. 挖掘產品 / 品牌獨特性
    深度理解產品 / 品牌的核心差異化和價值,避免陷入同質化

  2. 確立核心概念
    整個網站需要一個鮮明有力的主題或者概念來支撐

  3. 追求極致表達
    在網頁的視覺、交互、功能上盡可能做到能力所及的最好

四大元素是形成「數位吸引力 Digital Magnetism」的四個組成部分

  1. 真實 Authenticity
    設計必須忠於品牌的核心價值,避免盲目追隨潮流,你是唯一的

  2. 魅力 Charisma
    網站散發出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使用者願意停留,引人入勝

  3. 活力 Energy
    網站要讓人感覺是「活著」的,而不是單純的靜態資訊展示

  4. 美感 Beauty
    網頁的視覺呈現必須具有和諧感、細節精緻和跨平台一致性

為了更方便理解三大原則和四大元素,我會對應到 Base Design 的專案「Studio Museum in Harlem」設計場景中。

Studio Museum in Harlem 位於紐約哈林區,致力於推廣非裔美國藝術家及當代黑人藝術文化。

專案旨在配合其 2025 年啟用的新建築,將網站轉化為一個虛擬「聚會場所」。並且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網站僅展示作品的模式,強調「藝術家導向」的數位體驗。

🧐 那麼三大原則和四大元素如何體現的呢?

三大原則

  1. 挖掘品牌獨特性
    設計團隊發現 Studio Museum in Harlem 不同於傳統博物館,其核心在於「活躍的藝術創作」與「哈林區的文化根基」。最後將焦點從展示藝術品轉向以藝術家為中心,並融入哈林區的社區氛圍,區別於其他博物館網站的靜態展示模式。

  2. 確立核心概念 
    受到哈林區棕石建築門廊(stoop)的啟發,團隊選定「噪音」(Noise)作為核心概念,代表街頭的熱鬧。 這一概念貫穿於整個網站的互動體驗中,例如在捲動頁面的時候,邊緣動態出現不同的內容將網站轉化為一個虛擬的「聚會場所」。

  3. 追求極致表達 
    網站充分整合了動態效果、字體應用與佈局方式,在視覺與功能間找到平衡。一方面模擬街頭「熱鬧多元」的氣氛,另一方面仍考量到了網頁的效能。 「噪音」的呈現方式非常巧妙,並且細節精緻。讓使用者感受到藝術與文化的豐富張力。

四大元素

  1. 真實 Authenticity
    網站忠實的體現了哈林區的街頭氛圍、音樂、藝術家的生活方式等等。並且放大了藝術家的聲音與故事,這種「直觀又真實」的表達,強化了「這個博物館來自當地、服務當地、屬於當地」的概念。

  2. 魅力 Charisma
    將「噪音」轉化成網站中的週邊資訊流、動態效果與隨機元素,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當我們瀏覽網頁的時候,能很明顯感受到「與眾不同」的魅力。

  3. 活力 Energy
    網站設計上,並沒有像一般的博物館網站那樣採用整齊的佈局結構,反而透過有節奏的混亂排版配合互動元素,呼應哈林區街區多元、熱鬧的生活節奏,讓用戶彷彿置身當地街頭。

  4. 美感 Beauty 
    採用了 Studio Museum 專屬的視覺識別(Identity)與字體系統,利用文字成為頁面裝飾與引導,突出了品牌形象。 恰到好處的留白與佈局,讓雜亂的「噪音」元素很自然、和諧的被整合在了介面中,並沒有顯得凌亂。 網站整體觀感也與全新落成的博物館建築風格相匹配,雖然是極簡風格但是非常有張力。

無論你是什麼階段的 UIUX 設計師。你想要走得更遠,現在就需要轉變思維,從過去的「解決問題」進階到「創造靈魂體驗」。

我個人強烈推薦將這一套系統運用在數位產品設計流程中,不單單是網頁設計。

  • 「三大原則」是整個設計專案的行動指南,從調研到概念落實,再到細節打磨,都能確保產品或網站聚焦在「正確、獨特、體現品牌價值」的方向。

  • 「四大元素」則像是評估設計品質與風格深度的尺度:有沒有展現「真實性」?能不能散發「魅力」?是否傳遞足夠的「能量」?整體「美感」可否再推向更高層次?

最後引用Steve Jobs 在 1983 年阿斯彭國際設計會議上,說過的一段話

“ We have a chance to make these things beautiful, and we have a chance to communicate something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objects themselves. ”

The first Apple Macintosh was announced in October 1983

設計是將產品做的既美觀,又能對使用者產生意義。設計是一種溝通的語言,用來傳遞深層的訊息與價值。

有些時候,作為設計師的我們迫於一些現實(例如不尊重設計的甲方、老闆)不得不選擇低頭。畢竟沒有了麵包,理想只會變成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設計的初衷是什麼?退一步說,就算只是為了更好的薪資,那也是基於做出使用者真正喜歡的產品,不是嗎?

無論你是什麼原因,選擇了 UIUX 設計這條路,我都會祝願你能夠找到自己內心對設計的堅持與信念。

希望「三大原則」「四大元素」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幫助你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體驗!

💗  Thanks for reading.

希望你可以渡過愉快的一週!我們下期見~

Taony

Reply

or to participate.